养猪是一门生意 最终将走向两极

> 一、养猪是一门“生意” 做管理咨询的人,和大家的思维方式有很多不同,这个最大的不同,就是更愿意从不同的角度、更高的高度、更深的深度去思考问题,因而,可能会有建设性的意见。王中认为,养猪首先是一门“生意”,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的概念,养猪便很可能走进死胡同。 在过去,很多人并没有把养猪看做是一个生意,因此,并不是总能赚到钱。常常是3年亏,2年赚。中国有三大屠宰企业,分别是“雨润”、“双汇”和“金锣”,这三家企业对猪、对猪价这玩意理解是很透彻的,而且占尽了先机,但却没养几头猪,这值得大家警惕。为什么他们不养猪呢?因为他们是“生意人”,从生意的角度上来分析,可能不是一门好生意。不过,如果是想上市圈钱,或者圈块地,或者套国家点补贴,或者是洗钱,那又自当别论了。 二、养猪不如炒股 我最近一直有个观点:养猪不如去炒股!我的理由是: 1、行情不好判断: 猪价跌宕起伏,价格不好估计,对行情的预测难度早已超过对的判断难度; 2、很难迅速退出: 炒股退出容易。炒股甚至可以今天不想炒了,明天就可以退个干干净净,而养猪则不同了,投资养猪,硬件投资多,回报周期长,不是想退就可以退出来,尤其是今天,很多猪场找人接手都困难,现在退出的,基本上都是亏多赚少,当年赚的一点钱,大部分丢要倒出去; 3、面临巨大的环保政策风险: 在中国,绝大多数的猪场是没有土地证、没有通过环评,从法律上来讲,随时拆你没商量。现在,无论是长三角,还是珠三角,现在养猪产业,已经不被政府欢迎,老鼠过街人人喊打;现在对猪场的强拆已经不是个案了,南方各地频频传出,广东的增城,对抗拒执法的,还要抓起来。 4、养猪面临巨大的疫病风险: 从2008年高热病开始,“口蹄疫”、“蓝耳病”、“猪瘟”等就一直如恶魔一般如影随形、挥之不去。 5、融资困难: 因为农村的很多猪场建筑物没有产权证,在银行无法抵押。同时,养猪业因为风险巨大,在金融机构融资十分困难,很多情况下,为了维持下去,只好选择不中意的饲料,养殖成本大大增加; 仅此五项还不够吗?中国还有哪个产业同时面临五项巨大压力?至少我暂时还没有发现。 三、养猪业受制于下游 王中认为,中国的养猪业一直受制于下游。 仔细观察一下,你会发现养猪业和乳品业不同。乳品业喜欢自己建牧场,或者是找一些合作社合作,与人联营建“奶厅”。在奶源充足,奶价下跌的时候,还多少愿意照顾一下养殖户。在奶源紧缺的时候,养殖户更是他们拉拢的对象。 而屠宰业则不同,三大屠宰巨头从来不会丝毫的考虑养殖户的感受,甚至经常“趁火打劫”。说这话我是负责任的。在猪存栏多的时候,一些屠宰企业故意压低猪价,但会大量收购,临时租用一些冷库储存白条猪。等白条猪消耗完了,它们又开始进行下一轮的打压猪价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养猪业继续按照过去的套路走,受制于人将会成为新常态。 在去年下半年猪价低的时候,很多人(包括猪场),开始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自救,包括自己屠宰自己卖肉。作为一个临时性的举措,当然没有问题。但如果养殖量大,依然是远水解决不了近渴。 今天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业的困境,至少不能全部走现在的道路,必须做出新的选择,这个选择不管前途有多曲折坎坷,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