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面,猪会影响走向。有人发现了,猪肉价格指数和上证综指具有相关性。因为猪肉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很大,中国之前的通胀很多都是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“猪通胀”。从这个逻辑上来说,只要通胀抬头,央行就会停止货币宽松措施收缩流动性,牛市就可能结束。 另一方面,人们喜欢把比作猪。市场疯狂时,大家都说“猪都飞上天了”,都期待“让猪多飞一会儿”。也有用猪形容散户的,说主力把“猪”养肥了,过一段时间就该“杀猪吃肉”了。 最近几天,猪肉价格备受关注,在二级市场上,畜禽养殖板块也迎来强势行情。以上总总,足以说明炒股跟养猪息息相关,所以了解什么是“猪周期”也就很有必要。 简单说,“猪周期”就是猪肉价格坐“过山车”,这在学术领域里被称作“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”,也就是业内普遍认为的猪肉产业发展规律:猪肉价格大涨——母猪存栏量大增——生猪供应量剧增——肉价下跌——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——生猪供应量减少——肉价再次上涨。如此循环往复。从改革开放至今,我国生猪生产呈现波动中增长的态势,大概经历了7次明显的价格波动。猪周期的时间在近年有缩短的趋势,大约3年一个周期,而且振幅有所加剧。 养猪得尊重市场经济规律,尊重规律的前提是“认清规律”。猪周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? 生猪生长周期客观上促成了“猪周期”的形成。猪肉这种农产品和其他农产品一样,具有生长周期较长,途中很难改变的特性,而农户往往是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去预期未来的收益,这样就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。另外,疫情也会使得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,散养户退出,饲料成本上升,人工成本上升,货币超发的副作用等等,都可能是猪肉价格的上涨的因素。 防止“猪周期”伤农伤民的方法有哪些呢?其实是老生常谈了:科学规划生猪生产;加速现代畜牧业发展;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工具,完善生猪保险;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。 但仔细一看,养猪防范“猪周期风险过程,与炒股防范投机风险何其相似!对应来看,我们炒股如何避免市场风险呢?首先是投资者科学规划投资组合,做好资金管理,设好止盈止损位;然后是加强投资技巧的学习,优化股票交易系统;充分利用各类金融工具,分散投资降低风险;当然,还有重要的一点,保护市场、保护投资者,也就是保证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,在这个过程中,强化监管部门职责,规范市场,严厉打击操纵市场扰乱市场的行为。 从各方观点来看,在下半年猪价继续震荡上行仍是大概率事件。估计很多投资者满脑袋是“猪”在跑,再等等可能就见到“猪又飞起来了”!不过也要提醒大家,如果盲目追涨,你“飞猪”没抓着,自己却可能成了别人盘中的肉。